苹果原产于欧洲和中亚及中国地区。哈萨克的阿拉木图与新疆阿力麻里有苹果城的美誉。
中国古代的林檎、柰、花红等水果被认为是中国土生苹果品种或与苹果相似的水果。
苹果在中国的栽培记录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,汉武帝时,上林苑中曾栽培林檎和柰。当时多用于薰香衣裳等,亦有置于床头当香熏或置于衣服,最初作为香囊,较少食用。
但也有看法认为,林檎和柰是现在的沙果,曾被误认为苹果,真正意义上的苹果是元朝时期从中亚地区传入中国,当时只有在宫廷才可享用。
现代汉语所说的“苹果”一词源于梵语,为古印度佛经的另一种水果,最早被称为“频婆”,后被汉语借用,并有“平波”、“苹婆”等写法。
明朝万历年间的《群芳谱·果谱》中,有“苹果”词条,称“苹果:出北地,燕赵者尤佳。接用林檎体。树身耸直,叶青,似林檎而大,果如梨而圆滑。生青,熟则半红半白,或全红,光洁可爱玩,香闻数步。味甘松,未熟者食如棉絮,过熟又沙烂不堪食,惟八九分熟者最佳”。许多中国农学史、果树史专家认为这是汉语中最早使用“苹果”一词。
苹果在中国古代又称“柰”或“林檎”。李时珍说:“柰与林檎,一类二种也,树实皆似林檎而大。有白、赤、青三色,白者为素柰,赤者为丹柰,青者为绿柰”和“林檎,即柰之小而圆者。其类有金林檎、红林檎、水林檎、蜜林檎、黑林檎,皆以色味立名。”。
而《食性本草》中亦有说“林檎有三种,大长者为柰,圆者林檎,小者味涩为梣。” “林檎”一词后来传至日本,现时日语的“林檎”仍保留苹果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