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后汉书·崔烈传》中曾记录了这么一件事:
司徒与太尉、御史大夫合称三公。
在东汉时期,三公是辅佐国君、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。
崔烈花了五百金买了一个司徒的官职,相当于后世的丞相。
不管是朝中的人还是市井中的百姓都对才疏学浅、靠花钱买官爵的崔烈议论纷纷。
有一天,崔烈问他的儿子崔钓说:“我当上司徒,别人有什么议论?”崔钓说:“论者嫌其铜臭。”
古代的钱币大多是铜制,铜钱多而发臭,是人们讽刺崔烈花钱买官的行为。
后来,人们看到那种只知钻钱眼的市侩习气便总是用“铜臭”一词来加以讽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