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有点小忙,本来是想把以往所抄的发一篇上来,但都不太满意,选不定。
于是就根据其中的一篇《斯干》重新抄了一次,没想到居然抄错了一个字。因为时间不太多,而且错字在后面部分,重抄又要很久,就不折腾了。
而这个错字的话, 其实第一次抄就已经抄错了,因为我是根据原先的那一篇照抄的。
还是用的0.7的笔,以及不太好的纸,所以在抄的时候,颇有几个字的某些笔画不出水,是后补上去的,比如“之”字。
字的话要一笔写成,再次补上的话就不成样子了,虽然本身也写的不好,不成样子。
格式是按原文分段来分的,后面两段由于页面不够,又不想另起一页,就挤做一团了。
实际上这首诗不算长,《诗经》中比它长的诗还很多!

标题意思:斯:语助词,犹“之”。干(jiàn):通“涧”,山间流水。
下面是还不认识的字:
妣(bǐ)祖:先妣、先祖,统指祖先。
椓(zhuó):用杵捣土,犹今之打夯。
橐(tuó)橐:捣土的声音。
跂(qǐ):踮起脚跟站立。
翚(huī):野鸡。
哕(huì)哕:同“煟煟”,光明的样子。
簟(diàn):竹席。
罴(pí):一种野兽,似熊而大。
虺(huǐ):一种毒蛇,颈细头大,身有花纹。
喤(huáng)喤:哭声宏亮的样子。
裼(tì):婴儿用的褓衣。